--> WFU
  • 別當正常的傻瓜讀後感續─ 適應性偏誤、均數迴歸和機率

     書的後半還有很多精彩關於人的心理方面的論述,我印象較深刻的是適應性偏誤、均數迴歸和客觀機率。

      首先談到適應性偏誤,這裡談到的是人的感受會有遞減的情況產生,人對變化帶來的幸福感會比想像中還快適應,人對痛苦的感受業也會隨時間減弱,人比自己想像中容易適應新的事物,但是有所例外,人對於「變化」還有「人際之間的比較」無法適應,例如人無法適應忽大忽小的噪音,人與人之間財富的比較也讓人的欲望過大,而產生不快樂。

      了解這樣的人性後,作者提出能增進生活快樂的法則,例如男生選女朋友,應該要首重個性而次看外表,因為外表是固定的東西,但是個性卻難以捉摸,是不斷在變化的東西。隨著時間的過去,外表會漸漸習慣而適應,但若女朋友個性陰晴不定,反而會在相處上帶來很多困擾,因為人無法適應不斷在變化的東西。還有更深一層思考,追求物質上的快樂不如尋找心靈的快樂,因為物質的東西是固定的,買新衣、新房帶來的快樂很快就會適應了,但是閱讀、旅行等心靈上的快樂是不斷在變動、累積的,這才是快樂的長久之道。

      接下來是與投資有關的「均數回歸」,在投資裡均數迴歸的意思是股市若股市持續上漲,則下一其極有可能下跌,而反之亦然,因為極端值終究會往中間迴歸,而這也是為什麼過去表現好的經理人有比較高的機率可能下一期的表現較差。 這裡最特別的是作者提到一個有趣的想法,均數迴歸隱含的意思,是不是好幾年後所有經理人的績效都一模一樣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績效特別好、或績效特別不好的經理人會往中間迴歸,但是這期績效平平的經理人卻有可能會產生極端值,往兩邊發散,也就是所謂的「均數偏離」,作者也提到說,通常我們只探討均數迴歸而忽略均數偏離,是因為前者可以讓我們更準確預測事情,但後者卻不能告訴我們偏離的方向。這相當有意思,人總是忽略極端值,更忽略極端值會帶來多大的影響(傷害),我覺得就連均數回歸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準確預測事情,雖然有這個現象存在,但誰規定一定要迴歸呢? 不過,一般人預測事情通常只用到上一期(靜態預期),連均數回歸的特質都忽略,更別說思考均數迴規可能造成的偏誤。

    最後是機率的探討,這裡先引述書中的一道例題:
    請猜一下美國自殺和謀殺的比例哪一項高?
    大部份的人都猜謀殺高,因為我們每天看到的新聞都是殺人或被殺等駭人聽聞的事情,能想像到的例子很多,但實際上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自殺高。其實這樣的觀點也在「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裡出現過,一般人比較擔心搭飛機墜機,但事實上車禍死亡機率其實比墜機機率高上非常多,墜機相關報導不斷被媒體誇大描述,再加上我們心裡認為那是個無法控制的事情,自然加深恐懼。我們的思考和很多觀念都被代表性資訊所主宰,例如要是我們聽聞親友描述一輛車性能多爛,可能也會主觀的認為如此,而忽略了客觀的滿意度調查上那部車的其實蠻高的,親友的故事、媒體的單一個案報導都是造成主觀機率主宰我們思維的原因,使得我們無法客觀看待很多事情,甚至容易被少數資訊操弄想法。

    讀完這本書後,自認理性的我,隨著每次測驗都掉入不理性的陷阱,體認到人性真的沒有想像中容易克服,思維要深要廣要理性要客觀真的很困難,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如果每個人都很理性,這個世界也會少了許多趣味吧!




  • You might also lik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