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FU
  • 《下一個家在何方?》談談社會學中的數據細節

    為什麼要談這本書?
    這本書是關於美國社會底層的真實貧窮現況「驅離」,身為2017普利茲獎得獎作品,不僅內容真實有深度,更重要的是書中非常多關於社會學的數據分析珍貴結果,值得參考與深思。

    身為分析人員,最重要的是如何在主題上挖掘的夠深入,當對一個議題有質化的了解之後,更近一步去拆解數字,真實呈現結果,並且將發現之所得轉化為更多建議、行動,我覺得本書將上面所寫的做到淋漓盡致,所以想用一篇文章來談談本書的內容,還有書中的社會學數據分析。

    《下一個家在何方》在說甚麼?
    驅離(Envicted),是指當房客繳不出房租時,房東有權去法院申請強制驅離命令,不用任何理由把房客趕走。這看似天經地義的事實,背後隱藏的是貧富差距之下的居住不正義。

    書中背景設定在美國密爾瓦基的貧民區─某拖車屋公園。拖車屋是種流動住宅,很多房屋狀況並不好,因為租金便宜所以居住的大多是較貧窮的社會底層人,而這本書就是八個居住在拖車屋家庭與房東之間的故事。

    拖車屋的人收入不穩定所以才去住拖車屋,好不容易領來的薪水大部分都在繳房租,若面臨意外繳不出來時,為了怕被驅離,只能將所有時間耗在籌措房租上,如果不幸被驅離,找房子可能使工作被耽誤,在政府系統上又會留下紀錄,就這樣一再惡性循環之下,拖車公園發生許多令人不忍的真實故事。

    諷刺的是,底層人們為了要付房租而窮忙,拖車物件卻為房東帶來豐厚的利潤,拖車屋甚至是房東們的金雞母,就連巴菲特旗下公司Clayton也靠著拖車貸款賺進大把鈔票。
    (推薦影音:Mobile Homes : Last Week Tonight with John Oliver)

    就像兩個世界,拖車屋裡的人們面對殘酷事實,日子還是得過下去,在書中有個悲慘片段始終在我腦海揮之不去: 室友已經搬離的史考特,身上沒錢了,用盡最後力氣去做點工作,幫房東清理搬走人的空屋,然而拖車公園的其他人知道他的狀況,覺得他大概不久後也會被驅離,於是趁火打劫。

    「他想起當天晚上清理的房子,在收拾的過程中,他會腦補想像這裡有過餐桌的笑聲、睡眼惺忪的早晨、刮鬍子的男主人....想著那第三間臥房,史考特坐在空蕩的地板上,在洗劫一空的拖車中流下傷心的眼淚。」

    慘字之外,還有更慘。

    有哪些社會學細節需要佐證?
    書中不只有如小說般的劇情,作者身為社會學家,需要拿出證據來,所以書中有相當多探討背後數據研究的「註解」,如果對研究方法有興趣,註解的精彩程度不下正文。

    書中以一章節探討驅離法庭,驅離法庭是當房東發出正式驅離通知後,房東與房客雙方需要由法庭正式判決,經過法官確認後房東後始可執行驅離動作及繳納罰金金額。但對弱勢的房客來說,他們可能連出席時間都沒有,或是因為偏見被判決直接驅離。作者除了寫出認識朋友上驅離法庭的故事細節,也以驅離法庭留存的數據紀錄來探討以下議題:
    1. 驅離法庭中被驅離房客的出席率,是否受到房客與法庭距離、欠錢金額、社區犯罪率等影響? 
    2.「被法庭正式驅離是否會受到種族、性別而有所不同?」

    第一個議題的數據分析結果很耐人尋味,不論作者試過任何變數放入模型,變數效果都不好,作者認為出席驅離法庭顯然是隨機行為,欠錢到被驅離的人,並沒辦法做綜合考量,當場需要考量看孩子、吃飯處理事情,要不要出席純粹是當下視情況決定的隨機事件,這樣的結果也可能導致房東在驅離法庭離可以隨心所欲喊出欠繳租金的索賠價格。

    種族的影響在直覺跟數據上都是直觀且顯著的: 比起白人,黑人與拉丁裔種族更容易遭受房東驅離,比例差距約每33位黑人就有一位被驅離,而每150位白人僅1位被驅離; 然而如果加入拉丁裔種族來比較,並且目標加入探討非自願驅離(包含房產查封/建物變成危樓等),拉丁裔非自願流動比例會較白人與黑人都來的高。

    至於性別,根據驅離法庭的租約紀錄,確實「有租約紀錄」的黑人女性驅離比率較高,但作者認為有租約紀錄不真正代表黑人女性「容易被驅離」,僅代表黑人女性容易留下「驅離紀錄」,在數據分析之時,應將家庭中所有成年人皆考慮進去。而這樣周全考慮過後,黑人女性驅離比率依舊較高,佔所有收到驅離判決成年人中將近半數,這顯示黑人女性不僅在法庭驅離紀錄較高,真實的驅離比率也較高,雖然繞到最後得到很相近的結果,但此時含意已經與僅租約紀錄得到黑人女性容易被驅離的結論大相逕庭。



    數據告訴我們的社會學事實,之後呢?
    上面只是書中其中一小段數據細節,然而卻透露出幾個重要線索: 社會學的數據分析大幅仰賴問題定義與質化抽絲剝繭,反而數據模型倒是其次。如果不知道驅離法庭、意識到被驅離是個嚴重的問題,也無法想到去研究驅離法庭房客出席率; 如果只看租約上的記載,可能忽略租約之外透露的驅離訊息。

    以數據分析角度看,現行機器學習越重數據與模型,在數據量非常大的狀況,領域知識扮演的角色相形較輕; 但這本書告訴我們的是,社會學有太多不可控制與需要探索的地方,需要進行「田野調查」,並且從田野調查中發現數據之間的前因後果,探索更多可能性。作者說,田野調查的本質是完全讓你的生活變成你想調查人的樣子,唯有親身體驗「第一手觀察」,敞開心胸,才能真正找到問題所在,真正看到數據背後的故事。

    而作者描述的這個故事是悲傷的故事,貧窮就像是無底洞一樣,一但掉入就難以翻身,不論是現實還是數據,密爾瓦基與其他千千萬萬的故事都訴說這個事實。作者說「我覺得自己很汙穢,竟然在收集這些悲慘故事與別人苦難人生,像蒐集獎盃一樣..」,作者坦承,實際上看到社會底層讓他心情久久難以平復。

    書中有段註解很令我印象深刻: 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出生於菁英文化,這種文化有適用的行為舉止和世界觀,符合時可以讓人順順利利的存活,更容易找到更好的工作、人脈,享有更好的資源,被視為富有文化本的東西就是富有本身。

    密爾瓦基的故事與研究結果讓人難受: 這世界是不公平的,而且這個不公平會被不斷放大,也許有人說密爾瓦基的故事不適用於其他地方,但不論如何,這個故事確實發生過,這些問題也確實需要被解決,數據與報導的價值在於告訴我們真相,即使是不能改變的真相,總有些甚麼事可以做的吧。

  • You might also lik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