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FU
  • 《不平等的童年》如何不用數據,分析階級影響下一代的原因?

    社會階級的影響性一直是社會學中我覺得感興趣的一塊,到底既定的階級影響我們多少? 「你的父母社會階級,可以決定你未來的人生成就」這句話聽起來簡單粗暴,卻是可以傳達這本書論點的一句話。在現今社會,繼承歐美主流觀念,我們總覺得未來的成就是可以靠自己打拼出來的,然而社會階級的影響比我們想像中的深,父母的階級甚至可以直接影響小孩的階級,而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分析當中的原因,以及用20年的實證研究資料證明。

    但是,分析相關性可以用數據,發掘其中原因卻不行。也因此這個研究不能依賴數據,而是必須做田野調查,實地觀察。這讓人非常好奇,研究者到底該如何進行觀察?  最後又可以分析出怎麼樣的原因?
     
    「田野調查」如何進行?
    作者一開始就要定調要畫出三種不同階級的生活圖像「中產階級 vs 勞動 vs 貧窮階級」,因此不能使用太大樣本,而是要篩選精準小樣本作分析。為了證明實際是經濟階級而非種族影響,作者必須找到種族平均的小學,學校中有黑人白人家庭,收入不同階層,做為前述研究對象。

    從學校去聯繫這些受訪家庭,一開始這些家庭都非常有壓力且抗拒。研究人員必須長時間跟家庭訪談,並且有時在身邊觀察家庭活動。作者提到,她花費不少力氣讓家庭理解研究的意義,而她的研究人員也習慣看到大吼大叫、或是房間凌亂的場面,受訪家庭覺得受訪的需求「很奇怪」,因為像被盯著尷尬而不自在,但隨著時間慢慢過去,它們慢慢習慣研究人員的存在,也漸漸能敞開心胸。研究人員會跟受訪家庭安排好時間,而且盡量選在有不同活動的時間段,像是上學前、中午午餐、晚上、周末活動等,盡可能觀察到不同時段家庭的互動狀況,當慢慢打入家庭、家庭活動不在隨著研究人員出現而有不同安排後,他們甚至帶上錄音機錄音。實地深入約15~20個家庭生活,觀察孩子跟父母的生活起居以及各種對話,每個田野調查員貼身觀察父母和孩子約一年的時間,並且盡量做到只觀察、不干涉,詳細比較每個田野調查員的日記,整理出一些重大差異。

    Photo by Possessed Photography on Unsplash

    不同階級的童年有甚麼「不平等」的差異?
    1.行程規劃的差異
    勞動階級與中產階級家庭,生活都一樣非常「忙碌」,但忙碌重點不相同。中產階級父母意識到小孩參加活動的益處,因此常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透過這些活動,小孩得以訓練成年人的規則與效率,學習與人相處、團隊技巧,而這些職能在往後孩子的人生都可以運用的上。

    中產階級父母傾向規劃栽培,父母會有較大幅度介入孩子日常而勞動階級父母,而勞動階級傾向讓小孩自然成長,孩子花更多時間與家庭成員互動,家庭關係緊密,但無法學習到在有成人領導規則下的團隊組織下規劃、選擇、談判,兒童常常被吩咐要順從成年人。

    「勞動和貧困階級的孩子生活步調更緩慢、壓力更小,對孩子的表現要求更低,也給予他們更高自由度...他們普遍認為比起休息娛樂,最重要是讓孩子吃飽穿暖。」貧困家庭要面臨比勞動家庭更困難的挑戰是生活資源短缺,資源不足影響父母的工作、移動方式、幼兒照顧,兒童的休閒活動案安排順序更被往後延。

    2.詞彙發展的差異
    與父母的語言互動,也受到階級影響,並且帶來不平等的結果,中產階級培養孩子,大量用到口頭協商,而這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訓練的協商能力、自我表達,都成為日後中產階級兒童成年後在社會立足談判的能力。舉一個書中例子來說,中產階級家長讓孩子看醫生前,會鼓勵孩子先想好問醫生的問題,訓練他向成年人表達自己的看法,有時候甚至反駁成年人,透過蒐集證據支持自己的觀點,得到成年人的尊重,這些語言優勢,都讓中產階級孩子日後求職時,能夠用優異的語言能力更獲得面試官青睞。

    勞動階級的父母認為自己的職責在於生理照護,提供足夠的衣物住所,孩子擁有自由活動的的空間,但很少挑戰成人的指示,也從未掌握語言的權力感。與中產階級相比,勞動階級的孩子較無法在成人面前對答如流,對成年人權威感到畏懼而服從。 在家庭生活方面,相較於中產階級家庭會討論針對電視節目做深入的意見討論,家長也適時引導小孩表達自己的意見,勞動階級較常透過肢體語言,例如點頭、微笑或簡短發表意見,語言偏向實用性,並非說理工具、或情感表達的方式。在田野調查人員觀察之下,勞動階級小孩面對生活中的權威人士時(例如醫生),因為缺乏家長訓練和引導,雖然可以回答問題,但卻缺罰自信的表達和主動的提出疑問,也較少以證據反駁並捍衛自己論述。

    3.體制下互動的差異
    「學校」是所有孩童面對的第一個社會體制,在這本書中,強調中產階級家長會適時的干涉體制,例如對學校老師提出要求、教導孩子怎麼樣拒絕不合理的邀請,而這些過程中的談判、協商技巧,諮詢專業人士都是孩子在未來社會體制生存的有力武器,當孩子遇到學習困境時,也能透過積極介入讓孩子取得更多幫助。

    田野調查者觀察,勞動階級家長雖然會配合學校的懇談會、也會保持與老師的聯繫,但甚少提出要求,其中一位家長的心態時若有問題學校會聯繫她,她預期孩子會正常學習,也很少打電話諮詢其他家長的意見,也因為她不會主動聯繫學校,她的女兒因為與老師產生衝突的事情,她過了很久才知道。這可能是因為勞動階級家長自己較少接觸體制的經驗和人脈,因此感到與學校接觸的不舒服感,甚至有些勞動階級家長害怕學校會舉發他們懲罰小孩的行為。相較於中產階級,勞動階級家長與學校有距離感且顯得無力、害怕,而這樣態度也造成在面對學校體制時資源不平等的差距。

    田野調查者面臨的困境
    在觀察的過程當中,作者認為最大的困難在於研究人員會「忍不住想干涉」。理智上,不同家庭對於孩童教養有不同方法,身為外人應該給予尊重,不能過度強調中產階級的做法; 但情感上,想像你是研究人員,看到某位父親拿著皮帶打女兒,打到她頭破血流,會不會想要出聲干涉? 諸如此類的場景不勝枚舉,但研究人員必須強加定位自己只是觀察者,不能試圖改變任何人。

    縱向研究追蹤
    書中的研究計畫開始於1990年開始準備,1994年正式開始進行家庭觀察,直到1997年結束訪談與觀察。爾後,作者要追蹤「這些孩子後來的狀況」,因此於2003年開始為期一年的追蹤訪談,來看看當初中產階級與勞動階級的孩子後續狀況。

    結論或許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作者追蹤這些田野觀察小孩十年後狀況,中產階級孩子大部分都讀到州立大學,甚至常春藤大學,且對未來有明確的規劃,而勞動與貧窮階級孩子大多並未念大學,只有高中肄業就結婚或工作不穩定。但後續縱向觀察,相比於一開始深入家庭的訪談會有所限制,後續追蹤只是粗淺的了解那些孩子的現況,無法證實訪談中口中的人生轉折、生活描述有更深入的觀察分析。

    訪談家庭的後續反應
    這裡提到有趣的是,2003作者的書出版上市,給了每個當初訪談的家庭一本,並且在後續訪談中帶過去讓家庭成員看,不管是中產階級家庭、還是勞動階級家庭,很多家庭並不贊成書中的描述,甚至氣得不想跟作者聯繫。有些家庭覺得作者不懂狀況,研究人員訓練不足,沒有把家庭誠實的描繪出來。在一個描述勞動階級家庭場景的段落,書中寫道「孩子提了個問題,但媽媽跟他說直接告訴大家答案是甚麼,其他家人沒有對她的答案有反應,大家繼續看電視。」當年的孩子長大後否認記憶中有這個場景,並且抗議這段敘述暗示家人忽略她。

    有些勞動家庭的反應更加劇烈,認為作者不該用俯視的角度描寫他們家庭的狀況,甚至指控作者只是為了自己好處進行訪談,扭曲事實。雖然也有正面的回饋,但作者指出大多數受訪對象看到受訪結果描述,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會是質性研究的一大挑戰。 所有受訪結果都已經盡量客觀,不同研究人員觀察有共同的想法再進行彙整,並盡量尋求證據,受訪結果還是另受訪家庭感到痛苦。但即使這樣,作者認為也不能事先讓受訪家庭看過草稿,因為受訪內容就可能因為家庭成員要求修正,而受到影響,作者認為研究就很難達到當初的目的與力道,甚至可能會偏離研究目的。唯一能更做的,就是在研究前多跟家庭溝通研究的目的,讓他們了解研究的重要性,盡量取得共識。

    試想,如果家裡有個研究人員觀察自己的家庭生活,然後記錄狀況,並且互相比較,若總結有較負面敘述諸如「較沒有讓孩子有組織活動、學習成人世界的規則」,是不是也會反駁並且覺得對方不懂自己家庭? 不難理解,後續訪談家庭看到這本書之後的反應,但大多時候,人的記憶是短短暫而被扭曲,旁人的紀錄反而更能清楚看到脈絡。 

    Photo by Isaac Smith on Unsplash
    還需要數據分析嗎?
    前述的質化分析透過日常對象的觀察、傾聽、詢問、紀錄近距離描述觀察對象的生活,作者認為量化分析是最後不可缺少的佐證。她收集了美國收入動態研究的縱向資料庫,涵蓋數據指導專員給父母寫的上千份問卷數據,用「家庭收入」「母親的教育程度」代表中產階級家庭vs勞動階級家庭分水嶺,結果顯示在控制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之下,「母親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收入越高」,則孩童每周參加組織性活動時間越多、與親戚接觸時間越少,而種族反而沒有影響。

    整本書量化分析的部分較薄弱,雖然用複回歸驗證母親教育程度與孩童組織安排的時間成正比,但此結論並無法完全佐證書中論點,這點作者自己也承認。也許這就是量化分析的限制,美國的資料庫已經詳盡到令人訝異的程度了,竟然連孩童安排活動的時間都有相關資料,但量化分析對數據的量與種類要求非常高,社會學的研究上會遇到一定難度。這可能也是社會學必須透過質化研究,第一手觀察並彙整資料得出結論的原因,本書探討研究方法看的出作者當年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在進行訪談、觀察,近距離了解家庭的資料是第一手的,雖然人的觀察難免主觀,但我相信研究人員已經盡力去除人為判斷因素。

    一些想法
    在看本書過程中,不禁想到,假設勞動階級的父母採用中產階級的教養方式,是否結局就會不同呢?  這個問題答案未可知,但假設應該不存在,因為上述的三點建築在中產階級父母過去的資源背景而產生的教育方法,所以勞動階級的人並無法擁有這樣的背景,也就無法使用相同的教養方式。作者提到,中產階級的年輕人大多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優勢,而認為現在的成果是靠自己努力。這也代表,階級的影響遠比我們想像的深遠,即使知道這個現象的存在,大多數人不會把它跟自身經驗連結。

    階級之所以影響這麼深的原因,在於這些優勢是每天每天在不斷擴大,孩童接觸的資訊有限,如果有大人來引導教這個體制的遊戲規則,很多事情都會更快速上手,朝夕耳濡目染,日積月累的優勢差距是非常驚人。 現今資訊流通已經比10年前快非常多了,孩童取得資訊成本也下降,因此父母的階級影響會稍微不那麼廣泛,但取得資訊跟懂得用仍是兩回事,所以我想階級的影響,在現今的社會仍然佔非常大的因素。

    本書所進行的質化分析有很多比量化分析更難處理之處,我想是因為人是情緒複雜的動物,沒有絕對標準,在每個觀察的節點都會產生主觀誤差,而這也讓人的分析更神秘而有魅力。平常常做數據分析,偶爾怨嘆數字難以清理,但想著質化分析要跟著家庭觀察作筆記,還要面對完稿後觀察結果的質疑,很難以想像要應對的壓力。我認為本書有價值的地方是書中研究不是只有觀察到的結論,作者描述質化分析過程、困境,忠實的記錄訪談者的反應,更提醒我們,有時候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 You might also lik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