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走讀活動?
俗話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旨在強調現實世界與書中內容接軌的重要性。我一直很喜歡到處走走看看,享受旅行的風光,然而走了世界上一些地方,有時候如果對於當地的歷史與知識背景貧乏,總覺得有股空虛感。
「走走看看拍照放鬆也很好啊!」我安慰著自己,只要能出去走動,看看不同風景真的很好,但我發現自己想要更多,一種對「知」著慾望,想了解我腳上踏著的這片土地更多事情。2022年底,突然看到文化部舉辦的走讀活動,如果能把走跟讀結合起來不就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 報名了大稻埕的走讀行程,一邊走在大稻埕的歷史舊址,聽著導覽介紹,並且透過走讀完的書單把旅行跟閱讀完美結合。
走讀的精華在於「走」也在於「讀」,不過如果單純聽完,又很像以前學生時期聽完課,不久後就拋諸腦後,所以我想把聽到讀到的東西稍微記錄下來,並且再做一次思考與整理,並且放上相關書單,讓有興趣的人也能夠一起參考。
1.茶: 大稻埕的崛起興盛
Photo by Content Pixie on Unsplash |
鴉片戰爭之後,淡水港口開港,大稻埕與艋舺成為淡水的卸貨港,當時艋舺港河道淤塞,大家開始漸漸注意以及依賴大稻埕。1865年來台的商人約翰陶德便是其中之一,將他的茶行遷到大稻埕,並且成功促使大稻埕的茶葉出口。
往日台灣農家種茶都是少量種植的模式,且大多為「粗茶(初製茶)」,也就是經過簡單加工的茶,約翰陶德與他的買辦李春生,成立「寶順洋行」將台灣茶直接在本地做到「精製」,也就是透過更進一步的加工,像是「撿茶」將採茶之後要將茶梗與其他雜物挑出; 「培火」將粗茶做乾燥使水分降低,色香味更上一層樓等。他們也透過機器精製茶,提升製茶效率。
打著「福爾摩沙烏龍茶」的名號,台灣茶銷售遠洋美國,一舉造成轟動,大稻埕也成為國際重要茶葉出口區,茶葉價格水漲船高。直到1895年,大稻埕有六家洋行,13家茶行,足以見當時的盛況。
相關閱讀:《異人茶跡》
一系列關於台灣茶葉史超級推薦的台灣漫畫書,透過漫畫的方式將茶葉歷史深入淺出的帶出來,總共六集,第四集的主題是大稻埕。隨著茶葉在大稻埕的興盛,各種相關職業也冒出來,漫畫中提到的培火茶工、撿茶女、茶箱畫師、茶撿師的故事非常有趣且具有知識性,而且所附的參考資料也相當完整。只是漫畫中可能為了故事性將約翰陶德描述得非常有英雄氣概,永不放棄的精神,會讓人不自覺想到日本漫畫的風格而會心一笑。
著名的茶金連續劇以此書為範本,但這本書並未直接與大稻埕相關,而是以北埔大永光茶商姜阿新的女婿廖運潘的身分,自傳式娓娓道來台灣戰後從「茶金」到「茶土」這段大起大落的歷史。二次大戰過後,由於南洋茶園長期荒廢,歐美對茶葉的需求又日漸攀升,一時間供給與需求對應不上,台灣的茶葉炙手可熱,1946開始的幾年間成為茶金年代,姜阿新抓緊機會大量生產茶葉,透過不斷擴張,在茶葉界捲起旋風。
然而時局變化很快,1950年代南洋茶葉產量逐漸恢復,全球茶葉供需開始慢慢穩定,甚至逐漸成為買方市場。姜阿新在前幾年大力擴張鉅額人力、機器成本,再加上茶廠作業時間只有七個月,卻必須負擔一整年費用,茶金時代上可以以新的營業額還債,隨著台灣茶走入競爭讓利的局面,永光資金壓力逐漸浮出檯面。
本書過程描述廖運添進入茶廠後想要力挽狂瀾,想盡各種方法拓展財源,像是賣罐裝紅茶、收購品質較平常的製品混入原本的永光紅茶,提升茶的利潤但喝起來品質不至於差太多、拓展產品線賣洋菇等等,不過在挖東牆補西牆的狀況之下,難以扭轉情勢。字裡行間看著作者面臨「茶土」時代的無奈感,流暢的文筆、與如戲劇般的人生經歷讓人像讀小說般不知不覺一頁頁翻到最後一頁。
本書不只是作者個人人生紀錄,同時也是這段茶葉潮起潮落歷史的最好見證。
影片:《想找茶?來天龍國找我吧!》
大稻埕的茶葉最終還是無法逃脫沒落的命運,這支短而精美的動畫影片簡單的述說了大稻埕因為不敵競爭而使茶葉沒落,看完前面的書再看這支影片更加有感,時代的巨輪沒有人能夠阻止啊! 不過近年來台灣茶的內需市場興起,且大稻埕的茶廠除了賣茶葉,更轉型成旅遊觀光聖地,開啟另一番風情。
2.民主思潮: 蔣渭水與台灣民主運動
日治時代中期,台灣知識分子受到民主思潮影響,在大稻埕發起民主運動,想要爭取台灣人與日本人能夠在社會上有相同待遇,不要把台灣人視為「次等國民」。
在蔣渭水以及林獻堂提出希望讓台灣人也可以公選議員、設議會後,日本人逮捕相關人士,由蔣渭水、林獻堂領軍,成立台灣文化協會,社會運動開始風起雲湧。
實際走過當年台灣文化協會的相關據點, 「大安醫院」是當年文化協會的本部,《台灣民報》等雜誌在此發行,台灣民眾黨也以此為分部基地,二樓是社會運動與弱勢者的收留所。大安醫院如今是義美的店面,走進店面深處,還有一些復原當年台灣民報的印製模型。
大安醫院舊址現為義美 |
「台北更生院」的舊址,現在已經變成停車場,難以想像這是日治時期針對鴉片成癮者的矯正場所。當年日本政府為了擴充稅收,開放鴉片許可證。後來民眾黨與蔣渭水等人去訴諸國際媒體,日本才在輿論壓力之下開始興建為鴉片成癮者的矯正所更生院,不過更生院的舊建築一樣也被拆除,完全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走到新文化運動紀念館,1920年代時是台北警察署,這裡是蔣渭水入獄後羈押之地,其他社運人士如《島之曦》主角盧丙丁、陳其昌等人也曾羈押於此。走進裡面,展廳設備新穎,結合影片盡量還原當時狀況,同時紀念館內也有大牢,讓觀眾體驗一下牢中幽暗陽春的環境。
新文化運動紀念館中一隅 |
參觀當天,遇上Open Taipei開放地下水牢,水牢當時是日本政府用來刑求犯人地方,泡在水牢裡面不能站著,只能蹲著,當水漸漸淹到不能呼吸的時候,犯人因為恐懼就會招供。我實際進去,水牢又擠又窄,幾乎沒有空間可以站立,幽暗又散發著微微惡臭的空間讓人毛骨悚然,下去之後只想馬上出來,完全能夠體會當犯人被刑求的無助恐懼感。
江山樓(現址:歸綏街181-2號)是日治時期著名的飯店,也是當時許多名流政要聚集之地,俗諺「登江山樓,吃台灣菜,聽藝旦唱曲」道盡江山樓的繁華與紙醉金迷。這裡也是蔣渭水等社會運動聚會場所,蔣渭水、蔡培火、林獻堂等人曾在此發表民眾黨的綱領,慷慨激昂地發表挑戰日本殖民。江山樓舊址現在已經蓋成一般住宅大樓,我們車水馬龍的大稻埕仰望著住宅大樓斑駁的痕跡,想要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當年無盡風流繁華。
來源: Google Map |
走到蔣渭水紀念公園,公園中央有蔣渭水的銅像與一些當年歷史紀念碑,是這趟行程少數不用完全憑想像的地方。幽靜的環境讓人可以聚精會神的一邊散步,一邊回顧當年這些參與社會運動人士面臨的心情。
蔣渭水紀念公園一景 |
相關閱讀:《島之曦》
島之曦是《魁儡花》作者陳耀昌的作品,藉由當年跟隨蔣渭水的社運人士盧丙丁與妻子林式好的真實故事,描寫台灣民主運動的興起與黯然退場。書中盧丙丁被描寫為極度熱衷於民主運動,不但辭去老師的穩定職業,更在感染了禁忌癩病之後,遠赴廈門治療,但拚了命也要繼續回來推動民主運動。
這本書看似寫盧丙丁的際遇、他和林氏好的愛情故事,實際寫的是台灣文化協會的興起沒落。剛走完大稻埕民主思潮路線的我對於這段歷史懵懵懂懂,看這本書後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台灣文化協會後續分裂成兩個派別: 想與資產階級合作,提升台灣人地地位,但不願與日本人有正面衝突,以林獻堂為首的「地主文化派」,以及以農民基礎,先爭取台灣人自治進行階級鬥爭的「社會主義派」,兩派各自有自己的立場和堅持,也因為這樣的矛盾,原本想要團結的眾人卻漸漸走向分歧見。
除了詳細描述台灣文化協會、民眾黨的歷史,本書也展現當時1930年代音樂藝術百花齊放。林氏好擁有音樂天賦,後續輾轉成為了歌手,原本台灣風格的歌曲不多,林氏好於用聲樂的方式詮釋台語歌曲,也將台灣人作詞,擁有台灣意識的歌曲帶上檯面。越來越多針對台灣社會的寫實歌曲,由文學家作詞,在那個備受壓抑的年代,音樂,或許是亟欲想擁有台灣主權意識的人們,一個發洩的窗口。
搭配著大稻埕走讀,本書讀來特別有感覺。雖然有些章節稍有生硬難讀的想法,但隨著人物故事的推進,很快就完成這趟台灣民主社運人士的人生旅程。
3.大稻埕的昔與今
1960年代後,大稻埕成為北台灣南北貨的主要銷售地,但隨著超市、量販等新興消費型態興起,大稻埕南北貨的生意漸漸乏人問津。拆掉大稻埕老屋的聲音開始漸漸出現,除了商業榮景不再,生意清淡,開發房地產的巨大利益誘惑在前,老屋漏水與各種居住問題讓這些古蹟面臨拆除命運,甚至淪為色情行業聚集之地。
民間開始有些聲音說大稻埕歷史如此精彩,古蹟建築應該要保存。學者專家開始疾呼,保存文化古蹟不只是因為硬體本身,更是要保迪化街的生活軌跡留下來,讓後人不只有從「教科書」上,而是可以透過走在大稻埕的街區上見證歷史。
相關閱讀:《我城故事: 大稻埕街區生活書寫》
背景來源: Google Map |
搜尋所有書目,這本書是少數整本都在談大稻埕的書,不過該書並非漫談大稻歷史,更多篇幅著重大稻埕的都市更新時的文化保存議題探討。
都市更新時,會碰到因為房地產價格高,原本屋主期待獲利,因此選擇將老房子拆掉蓋成大樓以期獲利,當政府指定某處為古蹟時,會受到民眾反彈,有些屋主甚至自行拆除,或是古蹟就莫名遭放火燒掉等事件。如今大稻埕還能夠保留歷史痕跡,是多方努力的結果,不過我自己實地走訪,會發現留下來的古蹟並不多,所以很多時候都只能透過「想像」而發思古之情。
純粹保留下古蹟還不夠,還必須思考怎麼樣活化這些古蹟,進而變成觀光資源,讓民眾更了解大稻埕的意義。一開始政府推出年貨大街的活動,將大稻埕塑造成「北台灣歷史廚房」的形象,南北貨包括昂貴的海鮮食材、中藥、各類平價乾貨,並且加強周遭的傳統美食印象,邀請民眾年前來選購各種食品。不過隨著時間過去,話題性慢慢變少,農曆年間大批蜂擁而去的人潮也造成汙染跟當地民眾反彈。
2010年後大稻埕開始有文創產業進駐,延續著北台灣廚房的意象,有店家規劃串聯大稻埕店家,邀請民眾到老屋一起烹飪跟用餐的活動,吸引上百人參加。另外也有店家結合小農,幫助技術很好但不懂行銷的農民,將他們生產的產品包裝過後,放在歷史風味的老建築中,別有一番趣味,強調傳統古早味精神。也有百年糕餅業,店內透過製作糕餅的器具,介紹傳統糕餅業,一邊販賣研發的新糕餅產品,讓民眾耳目一新。茶行也開始結合原有的建築空間,變成茶葉博物館,可以體驗製茶過程,也可以去傳統建築中悠閒的品茶。一連串的活化,都是利用「傳統感」、「歷史感」,讓人在體驗文化中認識大稻埕、進而被這些歷史元素吸引,而有機會讓年輕人也能喜歡來大稻埕,活化商圈。
本書完整述說大稻埕都市更新的難處與進展,可惜文字稍微生澀,讀起來有些像在讀論文。
總結: 大稻埕,一個值得流連忘返之地
多年前,我一度覺得大稻埕為什麼總是那麼多髒髒舊舊的南北貨店家,每次要去採購時總是有點不情願,直到近幾年文青商家進駐,大改造過後讓人時不時想去走走探索。這次透過走讀活動,再加上自己回家惡補蒐集書單,發現大稻埕融合著茶葉歷史、台灣民主運動歷史、老街歷史與現代文創,像是發覺了新天地,可以用全新的眼光看待這個地方。
大稻埕的現在繁榮的商機,建立在過往這些歷史之上,古蹟保存後,商家運用古建築與歷史故事,包裝各種體驗(製茶、品味傳統小吃、導覽中藥製程)敘述吸引民眾前往,這些精采的過往值得更多人認識與發現,我期待著下一次漫步於老街,想像著風光著茶行、意氣風發的民主運動人士,並且努力發掘下一個更精采的大稻埕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