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FU
  • 《像史家一般閱讀》讀歷史有什麼意義?

    尋找讀歷史的意義

    最近讀了些歷史相關書籍,重新思考讀歷史的意義。歷史,每個人求學階段都必學的科目,但在死背硬記的升學壓力之中,我很少印象自己有反思過學習歷史的意義,考試過後,當年硬背的歷史地名、年分早已模糊,直到在歐洲旅遊時才重新突然意識到想了解歷史的慾望,但這種慾望總隨著回到家旅行箱收納進櫃子後,也同步束之高閣。

    剛開始重讀歷史,是因為閱讀新聞中藏了自己不知道的時代背景,蒐集伊斯蘭的資料寫成了《新手該如何了解伊斯蘭》,簡單蒐集關於伊斯蘭的歷史相關閱讀。在那之後仍有一搭無一搭的持續探索讀歷史的意義,在《像史家一樣閱讀》中找到新的觀點。

    史家讀歷史的順序

    《像史家一樣閱讀》以美國角度,探討了七個耳熟能詳的歷史事件,同時也運用這七個故事告訴讀者怎麼用史家觀點去解讀這些歷史事件。作者自己也提到,成為史家的人是少數中的少數,為什麼我們要像史家學習?   資訊爆炸時代,我們面臨的資訊真假難辨,我們可以將新聞上的事件都視為歷史事件,這些都是過去發生過的事件,人們需要找到方法去理解這些資訊,這時就可以向史家讀歷史的方法借鏡。

    找到並釐清文獻史源

    史家讀歷史並不是將到手的資訊從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而是先確認史源: 到底是誰寫這份文獻? 甚麼時候寫的? 釐清的方向可以整理成下面2W+1H:

    WHAT: 是一則日記? 洩漏的電子郵件? 備忘錄?

    WHO: 史料出自何人? 這個人可能有甚麼利益關係或特別立場?

    WHEN: 史料出自何時? 

    HOW: 是否是第一手消息? 或是是主觀推測?

    閱讀文獻,並不是將書第一頁讀到最後一頁,而是先從文獻最後找到史源。蒐集文獻並非死板的重述資料,史家閱而是整理文獻脈絡並向文獻作者拋出疑問,就像與歷史人物進行一場對話一般,一步步將問題釐清。

    Photo by Roman Kraft on Unsplash

    將歷史脈絡化

    歷史事件發生時有一定的時代背景,必須將想辦法把自己放在該時空當中,而不能以現在人普遍的想法思考,才能夠了解當中事件的背景,甚或每個人的利益衝突與思考邏輯。「探究史源是將閱讀行為化被動為主動的行為」,釐清文獻來源可以衍生出建立的資訊架構,史家並不會在整理文當下就決定立場,而是透過部段的「探究」,將文獻中的碎片一片片找到、拼湊起來,就像個偵探一樣,一步步找到並且還原歷史「可能」的真實狀況。

    思考案例: 「古巴飛彈危機是如何解除?」

    《像史家一樣閱讀》列舉了七個例子,並佐以豐富的史料,說明在不同史料之下,可能對原有大家認知的歷史有怎麼樣不同的解讀。古巴飛彈危機是書中令人印象比較深刻的例子,1962年,蘇聯為應對美國在義大利和土耳其部署彈道飛彈的舉措,在古巴部署了類似的彈道飛彈,導致蘇聯與美國的對抗升級為一場世界危機。結局大家都知道,這個危機成功解除,避免了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戰,美國教科書是如此描述古巴危機解除:

    事情很快變得明顯,他們不願冒險與美國作戰,面對甘迺迪政府的強力反制措施、美洲國家對美國的堅實支持,聯合國秘書長的巧妙斡旋,蘇聯同意移除攻擊性武器,危機就此解除。

    赫魯雪夫第一封信中提議,美國保證不入侵古巴,就移除飛彈... 第二封信要求美國從土耳其移除飛彈,執委會建議總統接受第一封信,忽略第二封信,總統這樣做了,赫魯雪夫解除飛彈武裝。

    上面的敘事內容,說明了在巧妙的斡旋之下,美國並未做任何大國利益交換(從土耳其移除飛彈),就讓蘇聯解除飛彈武裝,但這種神話般的對方秒眨眼示落是真實的歷史嗎?在一份美國機密備忘錄中,甘乃迪確實提到不能「一物換一物」向蘇聯妥協,甚至在電影「驚爆13天」中,也將整個故事敘事成聚焦美國對危機的快速反應,而蘇聯是想對抗美國、將飛彈設置在古巴的壞蛋。

    Photo by Bill Jelen on Unsplash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史家不會輕易接受一個版本的故事,反而會努力去看每個故事重疊以及有歧異的地方,做深入比較。各種記事哪裡有分歧? 在甚麼地方產生分歧? 有甚麼可以解釋這些不一致的地方?

    蘇聯解體後大使公布的秘密電文確實提供不一樣的故事,從土耳其基地撤除飛彈雖然會影響美國在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地位,但甘迺迪卻已經準備好與蘇聯達成協議。(俄國外交部檔案記載)

    但是,蘇聯也可能因為自身利益而編造故事。這時候再看向其他的史料: 1989年莫斯科會議中,驚爆13天原書編輯承認修改史料,把飛彈移出土耳其的訊息移除,擔起捏造歷史的工作。為什麼甘迺迪政府想要隱瞞這個事實?  原因除了前述蘇聯大使說的會影響美國在大西洋組織的領袖地位外,甘迺迪本人會因此冒政治風險也是原因,一個團隊充滿侵略性的神話故事,會勝過一個大國外交談判的故事。

    從我們今天角度看來,wiki「古巴危機」有針對這段歷史的詳細記載,但事情發生當下美國把塑造成英雄故事,歷史真相隨著史料的發現,慢慢浮現出來的。古巴危機是一個逐漸揭露脈絡的歷史事實,時間的流逝讓歷史碎片可以慢慢聚集起來,最終拼湊成一個較接近完整的故事,過去美國主流的古巴危機所得到的歷史教訓是 「美國必須壓制對手,不讓對手有喘息空間」,但這個教訓並不接近事實,大國博弈之下互相的利益交換也許才能更準確描述整個事件,反思歷史教訓,但讀史者必須需要像偵探般,不斷尋找證據,比對異同,並且抽絲剝繭分析。

    心得: 學習是不斷探索的過程

    閱讀這本書,讓我想起《問對問題,找答案》的各種分析思考方法,《問對問題,找答案》偏重於當我們看到一段論述時,該如何連結中間的假設、推理、證據、結論,《像史家一般閱讀》則花更多細節在當我們閱讀一段歷史時,要如何思考、抽絲剝繭才能更接近事實。 兩者都有強調要仔細研究證據來源,並且思考證據源頭的人是否持有特定立場,進而影響我們看到的結論。

    面對歷史,我們擁有的資訊比平常發生的新聞事件更少,再加上歷史有可能是非常久以前發生的事情,當時的人各種思考模式、價值觀、身處狀況跟今日大相逕庭,有可能無法有現有的邏輯去思考推測,史料的比對也因此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也因此,正確蒐集資訊的能力就非常重要,「歷史」通常沒有所謂好人與壞人,只有不同立場與角度,針對一個史實,不同的角度能幫助我們針對裡面人物的思考設身處地分析,後續這樣思考分析能力在真實世界的應用範圍就越廣泛。

    值得一提的是,《像史家一般閱讀》其實是設計給美國國高中老師要編教材的參考書,史料的回顧以及後續引導都寫得非常精彩,回想起自己國高中學歷史只充斥背誦和填鴨,不禁覺得非常可惜。「讀歷史除了考試外有甚麼實際用途?」到現今這仍是一大爭議題,所謂「無用之用,是為大用」太過抽象,也許仍然不足為人採信,但我相信學習是一個持續探索的過程,只要找到樂趣之所在,用途自會慢慢浮現。讀歷史輕鬆時如讀故事一般,認真探索追求真相如辦案一般,不過努力付出之後,終會有所獲得。

  • You might also lik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